>>奖牌榜

荣耀时刻

中国奖牌数
金牌: 199
银牌: 119
铜牌: 98

24小时播不停

亚运志愿者故事:放弃工作机会当志愿者

发布时间:2010年11月23日 09:41 | 进入体育论坛 | 来源:广州日报

    广州亚运会的顺利进行,离不开志愿者的无私奉献。作为亚洲地区最大型的体育赛事,除了广州群众热情参与志愿者服务之外,广州亚运会也吸引了不少来自国外的年轻志愿者,他们在辛勤地付出的同时,也在书写属于自己的亚运故事。

    陈文登:清洁工“兼职”志愿者

    41岁的陈文登是中山六路一带居民区里的清洁工,负责收集住户们放在门外的生活垃圾。亚运开始前,陈文登的胳膊上多了个红袖章,表明他也是一个亚运安保志愿者。

    “让我当安保志愿者正合适。”陈文登解释说,广州人多路窄,自己背着的垃圾桶很容易碰到别人。为此他专门带了个铃铛,走路的时候叮当叮当响,这样路人就知道他过来了,好注意避让。铃声不仅可以提醒路人,还可以吓跑坏人。陈文登虽然没有遇到过坏人,可他坚信坏人听到铃声会停止为非作歹。“现在我戴上了红袖章,坏人更不敢靠近我了。”陈文登笑呵呵地说。

    张浩东:凌晨5时接收茶点

    张浩东是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的学生,就读于体育教育专业。小伙子身高超过1.8米,帅气逼人。从9月份正式成为亚运会注册志愿者后,他就在华师大学城体育馆的餐饮服务部忙活。

    他的主要工作是接收茶点。在每个竞赛日,都有茶点送到体育场馆,供运动员、技术官员和媒体人员食用。辛苦之处在于,很多茶点往往要在凌晨才能送到,这样张浩东就要在场馆等到凌晨,最晚一次他等到凌晨5时多,此时他已是困得上眼皮打下眼皮了。

    吴洽泉:志愿者也有海外军团

    “北京奥运会时有机会当志愿者,可惜我没参加,我很后悔。广州亚运会我不想再错过!”在广州大学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体育馆的志愿者之家,委内瑞拉华裔大学生吴洽泉正在为下午的工作做准备。

    吴洽泉的父亲是委内瑞拉的侨领,为了让小吴接受中华文化熏陶,早在7年前就把他送回中国学习中文。吴洽泉告诉记者,在自己工作的团队里,还有来自印尼、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志愿者,简直像个小小的联合国。“做志愿者最大的收获是经验的积累,是参与的快乐和自豪。”

    李弦蔚:高考结束就当志愿者

    在场馆志愿者中,大一学生并不多见,他们入校时基本已错过场馆志愿者的报名时间。在中大体育馆,却有一位大一学生,她叫李弦蔚。这个小姑娘毕业于广州47中学,今年被中大应用气象专业录取。尽管她是志愿者中年纪最小的,但她的资格却很老,因为今年高考前,李弦蔚就参加了志愿者报名,还进入面试。7月初,她已确定被中大录取,于是她找到中大一位老师,表达自己当志愿者的愿望。巧的是,正好有一位志愿者因故退出,老师也就“收留”了她。李弦蔚当时还没有注册成功,称得上是最纯粹的“志愿者”。

    翟舒超:放弃南开任教的机会

    今年研究生毕业的翟舒超不久前刚刚争取到了在南开大学任教的机会,加上天津离老家内蒙古赤峰并不远,所以当她决定放弃签约机会,成为一名亚运工作者的时候,父母非常不理解,但翟舒超和伙伴们坚持了下来,从接受任务到正式开始亚运媒体宣传服务,她们已经忙碌了6个多月。

    放弃了在别人看来很不错的工作,翟舒超心里却很坦然。“这是不同生活方式的选择,没有放弃和得到的区别。”她说,很多志愿者都因为对广州亚运会的热情而维系在一起,每天早上7时,她们就早早来到场馆,等到晚上比赛结束3小时后才能离开,有时候甚至忙到凌晨4时才回到住处,但无论多苦多累大家都没有抱怨。

    詹婷婷:一天下蹲2000多次

    詹婷婷是广东警官学院的大三学生,跟她一起当亚运安检志愿者的,还有同校的23名女同学、104名男同学。记者看到,这些安保志愿者需要对每一位观众进行身体前后从头到脚的扫描,这意味着每检查一个观众就要下蹲两次。

    广州体育馆安检辅助大队副大队长、詹婷婷的同学张鑫说,安检原则是男志愿者不检查女观众,女志愿者要检查男、女观众。这样一来,女志愿者的检查量更大,像詹婷婷每天至少要下蹲近1000次。亚运会乒乓球团体决赛在11月16日进行,那天进场观众达到了11000多人。“这是乒乓球开赛以来观众最多的一天。”詹婷婷说,那一天她检查了1300多人,蹲下去、站起来达2600多次。

责任编辑:张雷复制链接】【转发邮件【一键分享 i贴吧 新浪微博

留言评论

注册用户通道

用户名: 密 码: 登录

非注册用户通道

昵 称:     注册新用户
验证码: